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“戏曲进校园”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

文章来源:影视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:2017-10-22 00:00


为贯彻落实国务院《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》,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,促进戏曲传承发展,9月11日下午,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复州皮影戏”传承人宋国超、“凌源皮影戏”传承人刘景春带来的经典皮影剧目暨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在我校影视艺术学院举行,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艺术处、大连市艺术研究所、我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师生一同观看了演出。

演出现场,宋国超老师带领义和班上演了《樊梨花征西》的精彩片段,一个个皮影人物或勒马徐行,或纵马奔腾,生动演绎着古往今来的世态万千。刘景春老师携团队上演了《白蛇传》的精彩片段,在宛转悠扬的四弦声中,白色幕布上光与影交相辉映,伴随清脆优美的皮影唱腔,活灵活现、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立刻征服了现场观众,引起满堂喝彩。

此次戏曲进校园,互动性强,寓教于乐,让师生们受益匪浅。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,在传承文化、涵养道德、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独具作用。此次活动,学校充分响应国家、省市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的号召,将皮影艺术融入学习和生活中,旨在提高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,推进戏曲艺术振兴发展而不懈努力。

据悉,本次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是由我校获批的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“数字皮影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该项目深入挖掘皮影艺术的技艺特点,依托辽南皮影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审美价值,用数字艺术赋予传统皮影工艺以新的生机与活力,培训后期还将举办学员皮影创作汇报展演。该项目也是大连市首批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。在以数字技术为主体的当今社会,作为一种艺术传播的非物质文化形态,皮影艺术和数字艺术互补发展, 数字艺术的表现手法赋予民间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。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皮影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,而且有助于提升艺术素养和美学品位,增强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,从而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后继者和接班人,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,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。这次我校举办的“数字皮影艺术创作人才培养”项目,在国家政策、保护传承、创新中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。